经济发展三大支柱重庆食品行业
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8.2%,工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28.5%,后者高于全国平均10.3个百分点——刚刚过去的2021年,重庆工业经济“成绩单”亮眼
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8.2%,工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28.5%,后者高于全国平均10.3个百分点——刚刚过去的2021年,重庆工业经济“成绩单”亮眼。这份成绩的取得,与重庆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驱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等为抓手加速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息息相关。
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两江基地乘用车工厂,机器人在焊接车间忙碌。(重庆日报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8.2%,工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28.5%,后者高于全国平均10.3个百分点——刚刚过去的2021年,重庆工业经济“成绩单”亮眼。这份成绩的取得,与重庆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驱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等为抓手加速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息息相关。
2月10日,重庆美心(集团)有限公司全部生产线复产,多条智能化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只需按下生产线旁边的圆形红色按钮,一块块木板随着机械运往滚动的履带,然后数十台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开始对木板进行冲切、加工,最终一道道精美的木门逐次下线。
以前在同样位置忙碌的是百余名工人。如今通过生产线改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只需20人左右即可完成所有工序,产品生产周期缩短近2/3,综合成本下降30%。
产业结构升级,给企业增添澎湃的发展动力。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及优化产品结构,成为销量、营收和利润三个业绩指标全面增长的全国性啤酒企业;重庆钢铁集团通过开拓新领域、新市场,去年共开发10多个新产品,新增授权专利近50件,新签合同订单量及新产品销量均取得大幅增长。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去年全市汽车、电子、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材料、消费品等行业亦保持了较快增长。
一块普通玻璃,经过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金渝)的加工,耗时15天,就能成为液晶显示屏,“摇身一变”身价倍增。在惠科金渝生产车间,每天都上演着“玻璃变形记”。
惠科金渝负责人介绍,将普通玻璃制成液晶面板的生产流程全是智能化。目前,这家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达到40%。创新,让企业产量大幅提升,产品质量越来越好。
通过创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样的渝企还有不少。例如,去年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完成了与德国博世集团联合开展的氢燃料轻卡研发,并联合研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动力总成。
立足既有的产业基础,渝企通过创新研发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带动生产经营持续向好。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向终端产品延伸,其生产的氨纶等新材料产品已在全球市场掌握“话语权”。
通过创新,一大批产业项目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截至去年底,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8.1%,有效改善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
大屏实时显示各项数据,整个生产过程清晰可见;原物料供应、仓储物流等环节联动,“车间大脑”自主决策时序、产品数量……这样的智能生产场景,在重庆企业中随处可见。
在“智造重镇”建设中,重庆通过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再造发展新动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两个方面均迈出坚实步伐。
以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得益于多年持续大手笔投入智能化转型,截至去年底,这家重庆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已掌握200多项智能化核心技术,70多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搭载。
大数据智能化牵引产业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红利”。比如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原本主要生产预拌混凝土,近年该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化转型,“转身”为网络平台服务供应商,其推出的公鱼互联云平台已为国内上千家混凝土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
正是看好重庆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飞象、海尔卡奥斯、树根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已先后在渝布局。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智能工厂105个,数字化车间574个,累计推动10.1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生产效率提升59.8%,带动运营成本、不良品率和能耗等多项指标大幅下降。特别是随着“5G+智能制造”全面展开,重庆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7位。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杨骏)记者2月19日从市招商投资局了解到,2022年,全市招商到位资金目标4200亿元,其中工业占比超过40%;合同引资目标1.85万亿元,其中工业8500亿元。
2022年,全市招商重点聚焦四个方面,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巩固提升支柱产业;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四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制造业是重中之重。
“市级招商部门要重点关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制造、服务、生态)、集成电子电路(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新型高端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市招商投资局负责人表示。
以智能新能源汽车为例,今年重庆计划举办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发展大会,力争把重庆打造成智能新能源汽车生态城、科技型企业成长地、产业转移理想承接地,同时大力引进核心企业,标志性工程和关键项目。
为完成上述目标,重庆将以首批6个全市重点关键产业园为重点,点面结合探索建立以“一个产业链(集群)、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个特色园区、一个智库支撑、一个投资机构、一个责任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产业链(集群)招商及企业服务工作机制。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向菊梅)记者2月20日从市大数据发展局获悉,截至2021年底,我市上云的企业超过3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四分之一,相当于每四家重庆工业企业中就有一家上云。受此推动,截至2021年底,我市累计建成105个智能工厂和574个数字化车间,重庆数字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重庆工业企业上云比例高,首先源于我市全力推动新基建布局。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形成45万台服务器支撑能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达到590G,骨干互联网直连城市增至38个;建成5G基站7.3万个。
其次是汇集了一大批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近年来,我市集中打造忽米网、吉利等10大工业互联网品牌,积极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重庆),为工业企业上云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截至2021年底,重庆节点标识注册量累计突破60.7亿个、解析量累计达34.7亿次重庆食品行业,其中标识注册量同比增加5962%,增速列全国第一。
同时,为支持企业上云,我市还给予了相关的金融支持。由市大数据发展局牵头建设的“渝快融”,依托重庆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有效解决了全市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截至2021年底,“渝快融”注册用户达27.3万户,助企融资超400亿元。
去年,我市先进制造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催生发展活力,通过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延长产业链,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带动质效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首先要抓好制造业。重庆是制造业重镇,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良好。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深刻调整,面对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重庆食品行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利好,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景更加广阔。
对此,尤其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先进制造业提能级、增品质,加快推进制造强市、智造重镇建设。
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基础是推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着力点则是在先进上出成绩。这需要牢牢把握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路径,强化科技赋能、人才支撑、补链成群,加快集聚制造业高端创新资源,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重庆食品行业,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大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力度,不断推动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两江基地乘用车工厂,机器人在焊接车间忙碌。(重庆日报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8.2%,工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28.5%,后者高于全国平均10.3个百分点——刚刚过去的2021年,重庆工业经济“成绩单”亮眼。这份成绩的取得,与重庆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驱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等为抓手加速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息息相关。
2月10日,重庆美心(集团)有限公司全部生产线复产,多条智能化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只需按下生产线旁边的圆形红色按钮,一块块木板随着机械运往滚动的履带,然后数十台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开始对木板进行冲切、加工,最终一道道精美的木门逐次下线。
以前在同样位置忙碌的是百余名工人。如今通过生产线改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只需20人左右即可完成所有工序,产品生产周期缩短近2/3,综合成本下降30%。
产业结构升级,给企业增添澎湃的发展动力。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及优化产品结构,成为销量、营收和利润三个业绩指标全面增长的全国性啤酒企业;重庆钢铁集团通过开拓新领域、新市场,去年共开发10多个新产品,新增授权专利近50件,新签合同订单量及新产品销量均取得大幅增长。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去年全市汽车、电子、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材料、消费品等行业亦保持了较快增长。
一块普通玻璃,经过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金渝)的加工,耗时15天,就能成为液晶显示屏,“摇身一变”身价倍增。在惠科金渝生产车间,每天都上演着“玻璃变形记”。
惠科金渝负责人介绍,将普通玻璃制成液晶面板的生产流程全是智能化。目前,这家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达到40%。创新,让企业产量大幅提升,产品质量越来越好。
通过创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样的渝企还有不少。例如,去年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完成了与德国博世集团联合开展的氢燃料轻卡研发,并联合研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动力总成。
立足既有的产业基础,渝企通过创新研发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带动生产经营持续向好。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向终端产品延伸,其生产的氨纶等新材料产品已在全球市场掌握“话语权”。
通过创新,一大批产业项目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截至去年底,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8.1%,有效改善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
大屏实时显示各项数据,整个生产过程清晰可见;原物料供应、仓储物流等环节联动,“车间大脑”自主决策时序、产品数量……这样的智能生产场景,在重庆企业中随处可见。
在“智造重镇”建设中,重庆通过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再造发展新动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两个方面均迈出坚实步伐。
以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得益于多年持续大手笔投入智能化转型,截至去年底,这家重庆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已掌握200多项智能化核心技术,70多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搭载。
大数据智能化牵引产业转型经济发展三大支柱,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红利”。比如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原本主要生产预拌混凝土,近年该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化转型,“转身”为网络平台服务供应商,其推出的公鱼互联云平台已为国内上千家混凝土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
正是看好重庆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飞象、海尔卡奥斯、树根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已先后在渝布局经济发展三大支柱。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智能工厂105个,数字化车间574个,累计推动10.1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生产效率提升59.8%,带动运营成本、不良品率和能耗等多项指标大幅下降。特别是随着“5G+智能制造”全面展开,重庆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7位。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杨骏)记者2月19日从市招商投资局了解到,2022年,全市招商到位资金目标4200亿元,其中工业占比超过40%;合同引资目标1.85万亿元,其中工业8500亿元。
2022年,全市招商重点聚焦四个方面,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巩固提升支柱产业;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四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制造业是重中之重。
“市级招商部门要重点关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制造、服务、生态)、集成电子电路(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新型高端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市招商投资局负责人表示。
以智能新能源汽车为例,今年重庆计划举办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发展大会,力争把重庆打造成智能新能源汽车生态城、科技型企业成长地、产业转移理想承接地,同时大力引进核心企业,标志性工程和关键项目。
为完成上述目标,重庆将以首批6个全市重点关键产业园为重点,点面结合探索建立以“一个产业链(集群)、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个特色园区、一个智库支撑、一个投资机构、一个责任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产业链(集群)招商及企业服务工作机制。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向菊梅)记者2月20日从市大数据发展局获悉,截至2021年底,我市上云的企业超过3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四分之一,相当于每四家重庆工业企业中就有一家上云。受此推动,截至2021年底,我市累计建成105个智能工厂和574个数字化车间,重庆数字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重庆工业企业上云比例高,首先源于我市全力推动新基建布局。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形成45万台服务器支撑能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达到590G,骨干互联网直连城市增至38个;建成5G基站7.3万个。
其次是汇集了一大批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近年来,我市集中打造忽米网、吉利等10大工业互联网品牌,积极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重庆),为工业企业上云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截至2021年底,重庆节点标识注册量累计突破60.7亿个、解析量累计达34.7亿次,其中标识注册量同比增加5962%,增速列全国第一。
同时,为支持企业上云,我市还给予了相关的金融支持。由市大数据发展局牵头建设的“渝快融”,依托重庆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有效解决了全市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截至2021年底,“渝快融”注册用户达27.3万户,助企融资超400亿元。
去年,我市先进制造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催生发展活力,通过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延长产业链,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带动质效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首先要抓好制造业。重庆是制造业重镇,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良好。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重庆食品行业,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深刻调整,面对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利好,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景更加广阔。
对此,尤其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先进制造业提能级、增品质,加快推进制造强市、智造重镇建设。
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基础是推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着力点则是在先进上出成绩。这需要牢牢把握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路径,强化科技赋能、人才支撑、补链成群,加快集聚制造业高端创新资源,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大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力度,不断推动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重庆食品行业,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