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支柱产业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庆的三大支柱产业重庆经济大镇排名
第一次是万人翘首观赏两江四岸的除夕焰火秀、凌晨两三点排队免费地铁回家
第一次是万人翘首观赏两江四岸的除夕焰火秀、凌晨两三点排队免费地铁回家。最后映入脑海的是停留在夜空中的“新时代重庆经济大镇排名、新征程、新重庆”。
这次焰火秀,据说共计曝光17亿人次。有人说这是一次城市营销,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一次顺应的疏解、共情和憧憬。
第二次是2022年重庆GDP以2.9万亿超越广州,跃升到全国经济第四城。同时,重庆提出到2027年GDP增长实现4万亿,人均12万元的目标。
第三次是3月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国务院国资委和39家央企,与重庆市签署了《国务院国资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深化央地合作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重庆与上海等5个城市一起,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2021年10月20日,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重庆的三大支柱产业,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
第三次,2022年12月,伴随20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重庆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奋斗目标。
袁家军12月8日履新:“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把重庆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实施的总纲领。
随着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霉国主导的“逆全球化”,重庆作为西部内陆城市、战略大后方,这种战略能级和被要求落地的效率将越来越高。
全国四大汽车基地;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和每10部手机中,就分别有1个“重庆造”…这已经是多年前的成绩。
但重庆在4年前,已意识到中低端电脑和燃油汽车的天花板重庆经济大镇排名,2021年始重庆的三大支柱产业,出台《重庆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
重庆开始向GPU重庆1小时经济圈、5G小基站等核心技术产品延伸突破,并在新型显示、智能穿戴、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家居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
另一侧,重庆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果断转型。引入吉利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电池,联手华为。2022年,吉利和重庆长安,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分列第4和第7位。
联手华为的重庆本土车企赛力斯,2022年销量大涨226%达到13.5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而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大品牌共同研发CHN平台打造的首款电动车阿维塔即将在今年正式入驻线下门店。
还值得一提的,重庆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创建国家级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到2030年建成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区,推动3-5家企业上市,引进培育上百家“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这是上文提到人工智能之外,“X”未来产业集群的最新代表,剑指中国2020年才确认的新基建,卫星互联网的万亿级赛道重庆经济支柱产业。
其次,作为重庆“一把手工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引和总抓手,数字化变革将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构建全国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生态。
重庆作为制造重镇,数字化变革将依托工业互联网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实现向2.0阶段(产业互联网)和3.0版本(卫星互联网)的跃升。
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重庆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重庆工业化积淀形成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得到数字化、智能化开发和迭代。
过去,低阶的消费类数字产业,成渝尾随北上广深;现在,高阶的产业数字经济,成渝有后来居上重庆1小时经济圈、创新超越并引领全球化特色数字经济体的时代机遇。
借助传统制造业基础和万亿级产业数字化运用场景,在国内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换的过程中,重庆、成渝有望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021年12月24日,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重庆市、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建成:中国(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金融服务“一带一路”重庆经济支柱产业,基本确立区域金融市场地位,形成支撑西部陆海贸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陆金融开放服务体系。
2022年12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联合实施细则》。
《细则》共提出58条具体措施,一是加快培育法人金融机构,弥补成渝顶层金融资源短板,更多的券商、基金和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成渝;
二是重庆在总部结算、企业服务、消费金融等方面已有先行探索背景下,鼓励创新开发符合新消费趋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金融+服务消费”新模式;
打造中国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创新“金融+服务消费”新模式,面向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助推人民币跨境使用,构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重庆经济支柱产业。
2011年,重庆开出第一趟渝新欧中欧班列,2017年签订首份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重庆这座内陆中心城市,从广袤的内陆远眺,跨越陆地、群山和江海,将一座蜀道天堑的巴渝之城,运作成了一座经济地缘的中心之城、衔接东西的战略要冲之城。
最近一次最高规格的提及是二十大报告,以及袁家军在新重庆的施政总纲中,将其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并列表述。
从开放格局上来讲,下一步,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将跳出上世纪深广口岸粗放式发展和开放的模式,实现产业转移和跃升。
在霉国主导的逆全球化大势下,在低端制造业不再具有比较优势情况下,可将旧有的中低端产业向东盟转移,内地产业优化并留存如研发创新、科技孵化、大数据、金融要素等生产性服务业。
袁家军主政的重庆,再以数字化变革方式,融合元宇宙、Web3.0等时代科技,借助这个世界通道中心,实现与全球“软联接”,并有望实现数字化背景下的新版陆上贸易、全球数字经贸,重新定义全球规则和贸易图景。
这不仅仅是“通道带物流重庆的三大支柱产业、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现实意义,不仅仅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它对中国西部内陆崛起、重庆崛起意义非凡。
从这座城市内生出的第一趟渝新欧中欧班列始,重庆就在逆天改命,由单一的制造业重镇,向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世界内陆通道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迈进。
位于马六甲海峡最南端的新加坡,因擅于经营港口贸易,成为亚洲知名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重庆是中国内陆版双循环的新加坡,如果还有不同,那就是重庆还承担了陆上贸易数字规则的创新和内陆产业的迭代。
基于重庆作为经济地缘中心和战略要冲的特殊优势,启动内外双循环、打造消费高地,发挥引导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作用,带动周边板块和城市发展。
霉国是消费型国家,其经济和产业结构是适配相应金融和税收体制的重庆经济大镇排名,典型特征是:当经济危机爆发重庆1小时经济圈,最简单的手段可通过向国民发放消费券拉动经济,高阶的办法是发动金融战进行美元收割。
中国经济的启动端在生产端和投资端,在西部金融中心面向一带一路、国际通道中心汇聚内外资源的大背景下,在未来重庆这个多元经济结构的内陆腹地顺应和放大消费端,是一种向发达经济体转型的探索。
重庆在制造端有巨大经济体量,在金融端有科技创新和服务,在经济地缘中心有外贸余量和生产性服务业,造就资源汇聚和要素流动下的多元经济结构韧性十足、价值空间极大,使得消费和金融的杠杆头寸变得从容和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