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族地区重庆人的生活方式
重庆是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人文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造就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渝味”悠长,兼具川黔风姿、鄂湘风韵
重庆是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人文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造就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渝味”悠长,兼具川黔风姿、鄂湘风韵。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守住山城根脉,重庆地方志微信公众号特推出《重庆民风民俗》专栏,从物质生产、商贸工匠、饮食服饰、居住出行、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和民间崇拜、游艺竞技等方面,展现重庆民俗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
重庆市林地面积446.61万公顷重庆民族地区,森林面积37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4%,林木蓄积20533.9万立方米;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市级自然保护区15处,县级自然保护区3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6处,市级森林公园62处; 全市湿地总面积310万亩,国家级湿地公园20处,市级湿地公园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市级1处、区县级11处。
重庆市境内分布野生维管植物60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银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水杉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楠木、香樟、鹅掌楸、连香树、金毛狗等39种。全市境内分布有植物665 种,中国特有极度濒危野生植物有崖柏、南川木菠萝、荷叶铁线蕨等。全市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00余种重庆民族地区,无脊椎动 物43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中华秋沙鸭、黑叶猴、林麝、川金丝猴、金雕等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红腹锦鸡、长耳鸮、斑羚重庆民族地区、大灵猫、小灵猫等47种。
开山酒,重庆民族地区在伐木前,要大办宴席,款待伐木工人,叫“开山 酒”;伐木工具中的斧头也因此俗称 “开山”。
重庆从古以来就有“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的习俗,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种树的规矩。如在房前屋后喜栽桃、李、梨、竹、柿等;在重庆民族地区有“前不栽桑,后不种桃” 的习俗,因桑” “桃”与丧” “逃”谐音,故认为不吉利。
骟果树,在惊蛰,要在果树的主干上砍上几刀的民俗。 民间认为如果土壤过肥重庆人的生活方式,果树就会出现只开花不结果或结果不保果的现象,就会变成“公树”重庆民族地区,所以,在惊蛰就要骟树,把公树”变为母树”。骟树时,在树的主干上轻砍三刀或钉入三颗烧红的铁钉,有时还要在果树的刀口上,把糯米填进去,并念道:“惊蛰骟,惊蛰骟,你的不骟我的骟。 惊蛰节,惊蛰节,你的不结我的结。你结一个掉一个重庆人的生活方式,我结—个算(成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