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点简介重庆历史文化简介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
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历史
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历史。在浩瀚的岁月长河中重庆特点简介,经历了数次朝代更迭、城市变迁。
巴国怎么强大起来的,如何迁徙到重庆?你所住的城市有着怎样的演变?……昨日,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勘测院发布《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二卷》(下简称“图集”),分为沿革、城市变迁、军事三大板块,以今重庆8.24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为中心,兼及周边部分区域,展现了从先秦至1997年的政区、城市发展,以及、军事领域的演变轨迹。
图集中的254幅地图、200余张老照片,带你横跨3000年巴渝历史,揭秘不为人知的城市故事重庆历史文化简介。
从古以来,重庆形成了独特的巴渝文化,“巴人”是古代重庆人的称谓。公元118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后,以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为核心的约6700平方公里区域,才开始称为“重庆”。
你可知道,古时巴人从何而来?在图集的“政区沿革”中,介绍了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巴国形势。其中一张《巴人随迁地图》,显示了巴人迁徙的轨迹:即从陕西的城固开始,到安康,再到湖北襄阳,又折回巴东、鱼复(今奉节),溯江而上,抵上江州(今重庆),最后到达阆中。
“由于那时候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举国迁徙也是常有的事,这幅地图也解答了市民很多困惑。”图集编审、重庆历史地理专家胡道修说。
胡道修对这段“迁徙轨迹”进行了详细解读。巴国在商代已经见称于世,主要活动在陕西汉水中游一带,也就是陕西汉中成固县,巴人在此生活了400多年。商代末年,巴国参与史上有名的“武王伐纣”,成为周王室分封于汉水一带的诸侯,是周初著名的“汉阳诸姬”之一。
公元前7世纪,巴国东出汉水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南下江汉平原,一度与楚国结成军事联盟,扫荡江汉间诸多小国。后来,随着巴国力量的强大,巴楚反目成仇,巴国最终以失败告终,放弃汉中故土。巴国从襄阳折返,穿越神农架、南下三峡及川东、鄂西南地区,重建其统治。
公元5世纪,巴在川东立国,以江州(今重庆市江北区江北老城)为都城的时间最长。战国时期,巴国西有蜀国、北有秦国、东有楚国,都是带甲百万的强国,巴蜀地区成了秦楚两国争夺的对象。由于受到“排挤”,巴人从江州迁出,经垫江(今合川区),到达了四川阆中。
公元前316年,秦军移师东进,迅速夺取巴之江州,然后北上攻占阆中,俘虏巴王,灭巴。因此,阆中也成了巴人迁徙的终点。
秦朝时期巴郡,管辖范围有多大?地图显示,西部的边界一直到僰道(宜宾)、资中(今资阳市雁江区)、郪县(三台县郪江镇),东部则延续到鱼复(奉节)和湖北的恩施、利川一带。
秦汉巴郡的城市,首先是江州,此外主要有垫江(今合川)、枳县(今涪陵)、朐忍(今云阳)、鱼复(今奉节)、巫县(今巫山)、涪陵(今彭水郁山)及阆中、安汉(今南充)、宕渠(今渠县)等。
“两汉时巴郡的城市分布特点,就是围绕盐、铁业形成次级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是较为分散的多中心城市格局,江州主要承担行政管理职能。”胡道修说,随着经济的发展,阆中、鱼复、涪陵、宕渠、朐忍成为巴郡的重要经济型城市,有的已经能与江州分庭抗礼,为巴郡的分置创造了必要条件。东汉晚期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以江州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开始形成。
两晋南北朝时期重庆特点简介,巴郡(渝州)的地位并不高,与益州(成都)已不可同日而语,隋唐五代迄北宋则为朝庭贬谪官员、流放罪犯之地。
自唐始,延入两宋,盆地中心富庶区溢出成都平原,东到潼川府路,主要城市群已经形成沿龙门山东麓由北而南的绵州、汉州、成都府、嘉州,沿涪江的潼川府、遂州及怀安军、普州、昌州,嘉陵江干流的阆州、果州、合州、渝州(重庆府),形成了一个“H”形架构的城市群。
不过很可惜的是,宋末从1235年开始到1278年,长达40余年的宋蒙(元)战争,将历经数百年发展的嘉陵江流域摧毁殆尽,物华天宝毁于一旦。清代是古代城市、城镇发展的高峰,1891年重庆开埠后,开始了近代的城市化进程。
相对偏远,是因为巴渝地区偏居西南一隅。在王朝易代的大战中,很少像关中、中原腹地那样对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和平时期的战略地位也不如关中、三河、黄淮海平原等区域重要;相对稳定,则是体现在巴渝地区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中上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政区和文化范围始终都在以重庆为核心的川东地区,这与关中等地的前期繁荣、后期衰落形成巨大反差。
胡道修介绍,历史上的巴渝文化,即以“尚武”著称,巴渝文化区域内的重庆、涪陵、阆中、奉节等重要城市,也多由军事要塞而显名。
先秦时期,巴渝地区主要进行的军事活动有巴楚相伐和巴蜀相争,以及秦灭巴蜀,这是重庆融入中原文明的重要时期。而在南北朝,重庆进入了史上最为纷乱复杂的时期,连续的大规模战事令人目不暇接。
经历了无数战火洗礼的城市,最为知名的当数我们熟悉的“钓鱼城之战”,古战场遗址就位于今天的合川区。北宋中期以后,抗金抗元斗争日趋激烈,巴渝地区再度成为关乎天下安危的战略前哨。蒙古大军试图通过四川一举拿下南宋,钓鱼城孤军坚守36年,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以弱抵强、长期坚持的奇迹,“钓鱼城之战”因击毙蒙哥大汗导致蒙古从西欧撤军,成为改变世界命运的战场。在图集的《蒙哥攻蜀》一图中,清晰地标注了宋军进军路线、蒙军进军路线,让人一目了然。
近代重庆开埠后,无论是城市发展还是战略地位,均日新月异。重庆一跃成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新思想、新技术、新文明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重庆集聚。重庆孕育出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工业体系、交通公司等。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战时首都。这是重庆历史上军事地位的又一巅峰,并提高了世界知名度。图集展示了这个时期特殊的地图,那就是《重庆城区防空洞及大隧道》地图,防空洞作为防空避难场所,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的夏天比较炎热,很多市民喜欢到周边城市去避暑纳凉,位于湖北利川市谋道镇的苏马荡,就是重庆人热衷的避暑地之一。
在历史地图中的政区沿革中可以看到,谋道镇在1952年前一直属于万县(今重庆万州)。胡道修介绍,谋道溪古称磨刀溪,后被清末路过此地的四川总督赵尔丰雅化为谋道溪。苏马荡所在的七矅山部分地区,在万县、云阳的管辖范围内;位于七曜山(湖北称“齐岳山”)山南的柏杨坝,则是奉节县的一部分。
在1952年之后的区划调整中,都被划给了湖北利川。从此重庆历史文化简介,七矅山也成为省际之间的分界线年编撰而成
图集副主编、市规划局总建筑师、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曹春华介绍,《重庆历史地图集》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地图集,其中“第一卷”已于2013年6月正式发布,“第二卷”在4年后“亮相”。
《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二卷》由市规划局、市勘测院50多人的专家团队,历时10年编撰而成,重庆社科院、重庆市党史研究室、重庆市史志办、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重庆图书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红岩联线管理中心、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10家单位参与合作。
项目组先后走访了北京、南京、成都、等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单位搜集资料,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反映了重庆城市的发展历程。
曹春华介绍,图集主体资料来源于《二十五史》、《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华阳国志》、《重庆通史》等有关专业史志书籍,部分资料来源于档案、有关部门资料和公开出版的有关专著。在254幅地图中,有2/3都是根据史料进行“原创”。今后,还将按计划推出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专题卷。
图集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印数1000册。昨日,市规划局、市勘测院同时向10家参与单位进行了赠书。